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 年在巴黎举行第32 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人类日益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我国于2004年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陆续在全国实施非遗保护行动。至今,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我国已有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代表性项目,3154个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0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根与源,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非遗保护和传承对于宣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11年2月25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指出该法律制定的原因:“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而在高校开展非遗教育,对于培养当代老员工的人文素质、增加民族文化自信心、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讲话中指出传统文化具有对中华民族传承的重要意义、对青年一代立德立才和根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核心价值: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用于创新。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总部发表的演讲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今年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的讲话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出席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的讲话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非遗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早在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指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但是,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基本是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由于时代变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非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非遗已经消失,而更多的非遗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尤其是在缺乏保护资源的情况下,非遗濒危的威胁尤为严重。传统的非遗传承需要特定的群体,但早已断层,而政府从这些群体中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已经难以广泛开展和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严重断层。
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优势,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任。但是,高校极少系统地开展非遗传承的实践活动,也极少广泛地针对社会开展非遗传承的培训活动。作为地方院校,如何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探索出一套区域性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并广泛地提升市民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从而有效地缓解非遗濒危的速度,并扩大各民族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效果,高校需要担当,需要挑起非遗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任,以维系民族文化的血脉。
鉴于非遗传承发展的紧迫形势,集团立足长期在海南民族地区办学的地缘优势,自觉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纳入集团的教学实践活动。2013年,学校人文社科学院杨兹举教授、邓琼飞老师就已大力开展非遗教学与科研活动,并发表了多篇研究性论文。2013年6月,集团被海南省文体厅、教育厅批准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由此,2013年9月,集团人文社科学院将“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为教学的特色项目进行发展,并联合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共同开展非遗保护活动,积极谋划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实践探索。杨兹举、邓琼飞陆续在《三亚日报》《管理学家》《韶关学院学报》等报纸、杂志、学报上发表《传承与创新发展非遗,延续海南文化之根》《民俗影视助推海南旅游发展》《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创新发展》《海南民俗文化影视开发策略》《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开发的途径》《海南民俗影视发展历史述略》等一系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性文章,并出版了《海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等著作,多次指出海南非遗濒危速度越来越快,提出应当让海南非遗课程化,走进海南的学校教育,在海南各级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编写适合中小员工学习的非遗教材,开设非遗技能课,对员工进行非遗技能的培训和德育教育。在海南高校培养非遗理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把在校老员工作为重要的传承群体进行培养。
本成果就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极其严峻的形势下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旨在构建起一套符合海南省情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为全国其他地区、其他高校的非遗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