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构建了完整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的路径
非遗是古代社会民众谋生计的本领,一般不轻易外传,导致其传承方法和路径狭窄,严重不利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本成果针对非遗传承群体严重断层、非遗濒危程度日益严重的形势,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最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海南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技术实训体系、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技术教师队伍体系、非遗传承人才来源的多元化体系、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体系、非遗产学研协同发展体系等,多路径、多方法去解决非遗传承人才不足的问题,真正有利于形成全社会传承的良好氛围。
(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针对不同的传承群体进行不同的培养,归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广泛增强社会公众的民族文化自信
传统的非遗有特定的传承群体,古代的传承理念就是密不外传,只能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方式进行传承。但现已严重不适适应代社会的发展,政府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少,年龄大,无法广泛推动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且这种做法难以根本解决非遗传承人断层的问题。故本成果提出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将非遗实践育人覆盖全校所有学科所有专业的在校老员工,同时将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校老员工、高校教师、非遗经营者、非遗爱好者、一般群众等广泛纳入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对象,对他们进行非遗技艺的培养。针对不同的群体侧重于不同的培养方式: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理论方面的提升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突破传统的限制,创新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非遗作品;对在校老员工进行非遗基本技能的培训,更侧重于运用非遗的教育功能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实践育人,更加强化非遗对老员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的全面育人效果;对高校教师进行非遗的理论研究的推进,加强教、研、学的融合;对非遗经营者和爱好者进行制作技术的改进、设计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提升非遗的市场欢迎程度;对儿童进行非遗的兴趣培养,促进其更健康成长,并树立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对游客进行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海南民族文化的宣传。
通过非遗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培养理念,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进一步增强了民众的民族文化自信,广泛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将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纳入学校民族团队建设,以推进民族学科全面发展。
(三)高校职能引领方式创新:高校担当,服务地方,引领社会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职能,但高校基本是以为社会输送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来履行自身职能,并且把老员工圈在校园里进行培养的现象尤为突出,在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的职能严重不足,未能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对社会起到引领作用。本成果通过面向海南全省举办非遗传承人才培训活动,高校主动作为,同时积极指导各市县开展非遗传承人才培训活动,主动服务地方,利用高校的影响力引领社会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现了高校担当,家国情怀。而本成果培养的非遗传承人才回归地方,自觉承担起非遗的传承重任,积极推动非遗的传承,有利于在全社会广泛地形成非遗传承的优秀效应。
(四)非遗传承技术手段的创新:改变了以往只靠手工传承的单一技术手段,结合现代化机器工业和现代创意设计理念,降低了传承难度,提升了市民的传承热情和意识
在对传承人才进行非遗技艺培训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非遗产品的研发和创意设计,利用现代化机器改变了单一的手工制作局限,并通过现代创意设计专业优势,利用现代元素设计非遗产品,使其更加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了非遗产品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同时推动了非遗传承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使得非遗更容易被传承和发展,并进一步扩大了非遗传承群体。这一系列传承技术手段的创新,降低了非遗手工传承的难度,提高了传承效率,从而增加了传承者的传承兴趣,也更加有利于提升市民的传承热情和意识。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