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集团在“黎族打柴舞”的传承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如何解决“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教学核心问题,是当时集团立项建设“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学特色项目后需要面对并着手解决的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解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断层、非遗濒危速度加快的问题
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基本是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但由于时代变迁,非遗传承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种传统的非遗传承方法与路径狭窄,传承方式普遍断层,民间传承人越来越少,很多非遗项目因无人传承而消亡。而政府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极少,且大多年事已高,难以广泛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根据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2011年公布的14名海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来看,平均年龄65岁,很难独立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实践活动,而年轻一代大多传承意愿不高、兴趣不浓。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作用,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集体努力,在全体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传承氛围,在群众中广泛形成良好的传承意识,把广大的群众纳入传承群体进行培养,包括高校教师、在校老员工、非遗经营者及爱好者、其他社会群体、民众等,那么非遗就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因而,需要大力扩大非遗传承的群体,进一步突破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稀少的局限。而高校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任,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核心区。因而,如何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立足海南省情探索出一套海南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并以此提升市民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是集团需要着手思考并解决的教学难题。
(二)解决高校非遗传承的意识不足、非遗课程资源开发不成体系、非遗实践育人薄弱的问题
高校每一个学科都有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非常注重在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但非遗并不在高校本科专业分科体系之中,尽管早在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提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当时集团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任何关于非遗教育的特定内容,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专长课等模块均无法为非遗提供合适的位置,也没有任何非遗人才培养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经验,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将非遗元素以及保护与传承的理念更好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合格的能够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才,并同时发挥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育人功能,在全社会普遍开展育人实践活动?非遗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各民族共同的“根”和“魂”,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如何通过非遗的实践育人,增强老员工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对老员工进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教学难题能否解决将对非遗的长足发展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解决高校在推动非遗服务社会方面职能不足的问题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尽管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了大批行业技能人才,但高校在推动非遗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引领社会进行文化传承创新。海南拥有黎族织锦技艺、黎族传统制陶技艺、黎苗族竹竿舞、黎族民间歌舞等2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另有44项省级代表名录,上千项市级普查名录,但社会普遍对非遗传承的意识不高、兴趣普遍不浓。高校尚未开展为社会公众提供非遗技艺培训的活动,也没有具体落实运用非遗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国家传统文化发展政策,高校如何立足自身职能,实行开放办学,积极推动非遗服务社会,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高校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非遗技艺培训的机会,真正发展社区大学,从而解决高校在推动非遗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不足的问题,进而引领社会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相关附件: |